荣成市虎山镇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
一地碎石,曾是复耕的难题;一片“志愿红”,成为破题的关键。在荣成市虎山镇罕山村村南,一片10多亩回填的撂荒地里石头密布,使得耕作困难、治理成本高,单靠本村志愿者力量清理耗时费力。面对困境,虎山镇信用联盟发出倡议,原计划在附近村招募50名志愿者,结果竟迎来了122名志愿者。尽管天气闷热,但大家干劲不减,这场“荒地攻坚战”取得圆满成功。
一、现实困境:农村基层治理面临新挑战
农村土地承包到户以来,个体经济活力迸发,农民收入显著提升,生活水平不断改善。然而,伴随经济结构的转型,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功能有所弱化,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相对不足。在市场经济观念深入的同时,集体意识在局部地区出现淡化倾向,部分村庄因集体经济薄弱,在道路维修、环境整治等公益性事业方面面临实际困难。基层党组织在资源约束下开展工作难度增大,凝聚力面临考验。如何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,业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。
二、路径探索:以信用建设破解治理难题
虎山镇积极探索以信用建设为抓手的社会治理新路径,通过系统构建“信用+志愿服务”模式,实施“信用+积分”量化管理,并配套建立“信用+激励”机制,把群众从“小家庭”拉回“大社会”。随着信用建设的深入推进,越来越多群众从乡村治理的“旁观者”转变为“参与者”,主动融入集体事务,积极参与环境整治、公益服务与乡村发展,逐步成为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主力军,有效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与治理现代化水平。
三、经验启示:推动信用融合与模式推广
信用促治理,治理化民风。虎山镇不断加大信用与治理的结合,解决了基层在工作中存在的许多难点问题。
一是创新“信用+志愿”机制,赋能重点工作高效推进。虎山镇创新推出“信用+志愿”机制,将信用激励融入环境卫生整治、护林防火、山路整修等重点工作。光禄寨村作为全镇首个试点村,自2019年起全面推行志愿用工模式,将村内集体活动用工改为志愿者参与,依据服务时长给予信用积分并兑现激励。群众参与热情高涨,村风民风显著改善。村妇联主席连玉丽高兴地说:“从2019年以来,我们村收拾卫生、护林防火等工作都是通过志愿服务来完成的,没有再花村集体1分钱。”庵里村村两委在2022年借鉴该模式,首次组织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就吸引了124名志愿者参与。村党支部书记宋中收感慨地说:“自从生产队解体以来,这是首次一次性参与人数最多的集体劳动,过去我们干部根本不敢想象。”
二是运用“信用化债”手段,助力破解历史遗留难题。针对长期困扰乡村发展的陈年欠款问题,鹊岛村以信用建设为抓手,巧妙地将“软约束”转化成“硬抓手”,让守信践诺深植村民心中,成功化解40多户、12万多元历史遗留的陈年欠款问题,其中单户最高欠款1.2万元,最长欠款年限达38年,仅用一周时间就实现100%清收。鹊岛村党支部书记高秀芬感慨地说:“真没想到信用在乡村治理中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,今后,我们一定要用好信用这把乡村治理的‘金钥匙’。”随着信用建设全面推广,各村历史遗留难题得到有效化解,乡村焕发新的生机。
三是搭建“信用+服务”阵地,推动民生福祉提质增效。针对群众诉求日益多元化的实际,虎山镇分批推进“信用+服务”模式,“诚信服务社”成为乡村服务群众、凝聚人心的阵地。目前全镇共有45个“诚信服务社”,已涵盖理发、电焊修理、自来水修理、农机修理、缝纫、洗衣服、磨刀磨剪子等10大类,130余项服务项目,覆盖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,让诚信群众“足不出村”就能享受到免费便捷的服务。光禄寨村70多岁村民看见镇人大主席马军峰说:“自从有了服务社,理发、改衣服、修东西不用出村,既方便又实惠,你真办了件大好事。”看似琐碎的“小服务”,却解决了农村生活中的“大难题”,信用建设真正融入了民生,温暖了民心。
四是打造“信用+养老”模式,绘就幸福养老民生图景。在完善基层服务体系的同时,虎山镇聚焦农村养老难题,创新推出“信用+养老”模式,切实提升老年群体幸福感。通过开办“暖心食堂”,组织“巧厨娘”志愿者轮流为老人提供爱心餐食,有效解决了老年人居家就餐难题。为保障食堂可持续运营,各村配套建设“暖心小菜园”“暖心农场”,由志愿者种植管理,实现食材部分自给。这一暖心工程既暖了老人的胃,也安了子女的心,更传递了社会关怀。胡家村更进一步整合资源,将暖心食堂、诚信服务社、农家书屋等空间融合打造为“一站式”信用服务综合体,全面提升服务效能与生活品质。
五是组建爱心信用联盟,提升跨域治理聚合效能。为打破村庄间的服务资源壁垒,虎山镇牵头成立爱心信用联盟,实现从“村村自治”向“协同共治”转型。信用联盟通过整合各村资源,组织开展跨村互助服务,如光禄寨村组织理发、电焊修理志愿者前往东峰山后村提供服务,率先打破志愿服务的村庄界限,实现资源共享、服务共享、优势互补,让信用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。信用联盟每年重阳节发动农村群众、企业和商户捐款捐物,支持“暖心食堂”运营,四年来累计募集款物30余万元,为暖心工程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各村“暖心小菜园”的蔬菜在保证食堂供给的情况下,将多余的蔬菜捐赠给爱心企业食堂,形成双向温暖。
六是拓展“信用+激励”场景,营造守信重诺社会氛围。虎山镇积极拓展“信用+惠民”应用场景,着力构建“信用有价、守信受益”的浓厚氛围。通过建立村级信用基金与积分兑换机制,实现对守信群众的常态化激励。全镇50余家挂牌商户为持“信用惠民证”群众提供折扣优惠和优先服务;东塘子村群众购买农用三轮车时,凭信用证件获得280元优惠;2025年度“美德信用宣传月”期间,王华商城等新成员单位持续推出购物优惠和礼品赠送。村民周大姐激动表示:“信用让我得到实惠和便利,今后更要带头讲诚信。”
四、文明成效:信用治理引领乡风新风尚
近年来,虎山镇在推进信用建设的进程中,坚持持之以恒、常抓不懈、探索创新,把治理乡村作为前提、服务群众作为根本,村干部在管理上有能动性和责任感,群众在参与上有积极性和获得感。信用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社会风气,影响着人们的生活,在社会上激起一层层涟漪,形成“信用促治理,服务惠民生”的新格局,实现了从“村庄自治”到“社会共治”的变革,弘扬了向上、向善、向好的社会风气。
下一步,虎山镇将继续深化信用建设的探索和创新,强化志愿服务队建设,让更多的群众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,共同享受信用建设带来的成效,为社会治理注入“信”动能。
- 发布时间:2025/11/13
- 发布时间:2025/11/13
- 发布时间:2025/11/13
- 发布时间:2025/10/27
- 发布时间:2025/10/27
- 发布时间:2025/10/27
文章搜索
- 头条新闻 荣成市召开2025年第三期美德信用新闻发布会
- 头条新闻 一等奖!荣成市信用作品再获省级荣誉
- 头条新闻 荣成市召开2025年第二期美德信用新闻发布会
- 头条新闻 欢迎山亭!文旅信用联盟“朋友圈”再扩容
- 头条新闻 山东首个!荣成市牵头发起成立山东省县域城市信用发展联盟
- 头条新闻 荣成市“美德信用宣传月”,启动!